在5月间采摘即将老练的绿色果实(青梅),用40℃左右的温度焙干,当梅子焙至6成于时,须上下翻动,使其枯燥均匀。一般需2-3昼夜,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,焙后再焖2-3天,待变成黑色即成。
药材乌梅呈扁圆形或不规矩球形,直径1.5-3厘米,外表棕黑色至乌黑色,舒展,高低不平。果实一端有显着的洼陷,即果柄掉落处。果肉柔软,气特异,味极酸。核坚固,棕黄色,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,形状及气味均似杏仁。以个大、肉厚、核小、柔润、味极酸者为佳。
乌梅性温,味酸,入肝、脾、肺、大肠诸经,首要效果是收敛生津、安蛔驱虫。能够医治久咳、虚热烦渴、久泻、痢疾、蛔厥腹痛、吐逆、钩虫病、牛皮癣等症。
现代研讨指出,乌梅具有杰出的抗菌效果,对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枯草杆菌、炭疽杆菌、白喉杆菌、类白喉杆菌皆有抑制效果,对大肠杆菌、痢疾杆菌、变形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、霍乱弧菌也有用。乌梅还有抗真菌效果,对须疮癣菌、絮状表皮癣菌等致病真菌,皆有抑制效果。
乌梅还具有抗过敏效果,试验证明,乌梅水煎剂能削减豚鼠蛋白性休克的逝世数,证明它能够抗蛋白质过敏。乌梅能使胆囊缩短,促进胆汁的排泄和排泄,是医治胆道蛔虫症的良药。
乌梅肉含有较多的钾,用乌梅制造的“乌梅汤”,可防止出汗过多引起的低血钾现象,如厌倦、乏力、嗜睡等,是清凉生津,祛暑消夏的佳品。
新近的体外试验标明,乌梅对人体子宫颈癌有抑制效果,抑制率在90%以上。平经常吃梅肉,能够防癌抗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