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党参,别号山花根,属伞形科多年生植物,以根入药,具补气生津、利肺止咳等成效,可治肺燥咳嗽、食欲不振、病后体虚(或妇女产后)等症。我省盛产的明党参历史悠久,质量优秀,除供给国内药用外,还深受海外人士欢迎,热销东南亚各地,向来是我国出口药材种类之一。
明党参原是一种野生中药材,现在现已人工培养成功。一般每亩可收鲜根2,500斤,加工制品可达500斤左右。下面介绍一下明党参人工培养的办法;
明党参喜温暖、湿润环境,但不耐高温,怕涝。首要是用种子繁衍。种子归于未老练胚型,需经一个后熟进程才干发芽(要求温度10℃左右,时刻20-25天,如超越20℃或低于0℃,对发芽晦气)。秋、冬耕种,早春出苗,长出数片真叶后正进入高温夏日,地上部茎叶便干枯休眠,到第二年冬末,地下芽头又开端萌生、孕蕊,翌年立春后出土,惊蛰后长叶抽苔、现蕊,“谷雨”开花,立夏成果,“芒种”前后果实老练。当日平均气温升到25℃以上时,约在“夏至”后,地上部茎叶干枯,又进入休眠期。今后第三、四年,成长状况都与第二年类似。实验标明,明党参根部在第一年与第四、五年今后成长都比较缓慢,中心几年成长较快。
明党参怕涝,适宜在排水杰出的坡地、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及腐植土上成长,马肝土也能够成长。但死黄泥土、岗头砂砾地不宜培养,因为明党参成长期较长,与人工栽植皖贝母相同,能够套种作物。不光能够进步土地利用率,并且能防止夏日暴雨冲刷畦面、高温灼伤明党参麦苗。在芒种前后,可按行距40厘米、穴距15~20厘米,套种一些高秆作物,如芝麻、紫苏、玉米,黄豆等,使明党参在“棚架”下安全越夏,并可添加一季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