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培育凤尾菇效益好,出产周期短(从接种到出菇约20天左右),设备简略,技能简略把握,所以是水稻产区农人遍及喜爱培育的食用菌。可是,因一些菇农对凤尾菇的培育等技能不了解,导致产值低,或培育失利。现就怎样进步稻草培育凤尾菇的产值,提出几点浅显的观点。
一、稻草的挑选和消毒:稻草是凤尾菇成长的基质。凤尾菇成长的营养首要来自于稻草中的纤维素、半纤维素和木质素。消毒的好坏,不只与基质的理化性质有关,还与杂菌的污染率有关。因而稻草的挑选与消毒是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。质地好的稻草呈金黄色,成条,耐性强,营养丰厚。这就要求在水稻收割时节,谷子脱粒后应马上摊晒稻草,晾干后及时保藏待用。被雨淋过闷堆后再晾干的稻草,凤尾菇产值较低。因这些稻草往往已被杂菌侵染或因闷堆时刻过长构成高温发酵,营养丢失,影响了凤尾菇的产值。对稻草的消毒,应操控好石灰水的浓度(石灰用生石灰),把握在5%即可。浓度过大会改动基质的ph值,阻止凤尾菇的成长。浓度过小又达不到消毒的意图,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下降产值。
二、严厉把握好适合的温度:凤尾菇菌丝在15—35℃均能成长,以24—27℃为最适温度规模。高于30℃菌丝易老化,产值不高。低于20℃则菌丝成长缓慢,延长了培育周期。还有或许被杂菌侵略,构成减产。而子实体构成则要操控好较低的温度。虽在8—25℃之间菌丝都能扭结构成子实体,但以15—20℃最为适合。此刻子实体成长杰出,菇形粗大健壮,优质高产。因而,菇房一定要挂上温度计,便于调查,正确把握好适合的温度,让凤尾菇有一个杰出的生态环境,才是高产的确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