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集菌种
搜集野生竹荪作为母种,通过安排别离繁衍出很多的培育种。安排别离办法:将蛋形的竹荪依照无菌操作要求剥离成两半后,从中心挑取安排块接种即可。
培育的培育种标准
14厘米×28厘米的塑料袋菌种,667平方米用种350~400袋。把培育种一分为四,清明节前后开端培育竹荪培育种。
第一步:铺培育料,先在桑园垄间的空位上铺上腐熟好的培育料,一般每平方米铺料15~20公斤。
第二步:将培育种放置在培育料上,把菌种一分为四,掰成条状,一个挨一个地码在上面。
第三步:用培育料掩盖培育种,再在上面薄薄地覆上一层土,由于这时桑叶还没长起来,还起不到遮阴的作用,所以覆土后还要在上面掩盖一层稻草,既可防止阳光直射,又能起到保湿的作用。套种竹荪时不要在所有的垄沟里全都种上竹荪,要隔一行套种一行,以利于桑叶收成。
培育后的湿度办理
对竹荪培育而言,湿度办理包含培育料、掩盖土的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3个方面。在发菌阶段,要操控好培育料的湿度,一般用手用力捏培育料无水挤出即可。在菌丝未布满培育料前不要久淋雨水,畦沟内不宜长时间浸水。在发菌后期和出荪阶段,要注意覆土的湿度,以便菌丝进入土壤。土地湿度一般操控在手捏土粒能扁而不粘为度。出菇阶段则应偏重畦面空气相对湿度的操控,一般雨天不淋水,接连天晴时要早、晚在畦面淋水。60天后构成菌球,查看出发霉发烂的菌球,要及时整理,把健康的菌球盖好。
采收办法
手指顶住竹荪根部采下,再摘掉菌帽,假如出菇量太大,采收不过来,则能够提早采收,在菌裙还没有长出来时就能够采收。竹荪的采收是一个连续的进程,从每年的5月末一向能够采到10月末,每天采收后立刻烘干,然后捆扎好即可。